11月1日,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2025年年会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川路校区举办。本届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世界经济新发展与中国战略选择”为主题,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共同主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处、国际经贸学院、金融学院,上海市长三角科创产业金融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秘书处承办。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幼文研究员,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顾问、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华民教授,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靳玉英教授,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会长,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教授,广东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主旨演讲。年会得到了《国际贸易问题》《财经研究》《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国际商务研究》《会计与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的支持,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海关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全国21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共40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参会。本次论坛共计收到投稿78篇,会议期间共进行了53个学术报告分享。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晨教授致开幕词。尹晨指出,在人工智能深刻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关键时期,本次年会以“人工智能时代世界经济新发展与中国战略选择”为主题,精准把握了时代脉搏。他代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作为应用型财经高校的特色及其在对接国家战略、深耕“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方面的规划。尹晨强调,高校肩负着回应时代命题的重任,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以应对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他希望本届年会为构建智能、绿色、安全的世界经济新生态贡献学术智慧与解决方案,期待以年会为契机,继续深化与学界各方的合作,共同为世界经济学科发展及区域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罗长远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他指出,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的发展和2025年会的顺利召开,离不开学会前辈长期的指导和关怀,离不开全国兄弟学会同行领导和专家的鼎力支持,感谢承办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本届年会提供的周到安排和辛勤付出。罗长远教授强调,在人工智能深刻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促进学界、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深度对话,共同应对AI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助力中国在全球经济新格局中抢占战略高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立行研究员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分两个阶段,共有5位资深专家发表演讲。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幼文研究员做了题为“人工智能革命后的世界经济”的主旨演讲,分析了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历史上第四次革命,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革。他指出,在微观层面,AI技术颠覆了传统生产要素的权重,数据与算法成为新竞争优势的核心,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重构,全球价值链加速向区域化、本地化转型,企业需重塑供应链以应对不确定性。在中观层面,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领域通过AI实现智能化升级,而新兴产业如生成式AI服务等则呈现高创新性、快速迭代和网络效应特征,催生新业态。在宏观层面,他强调AI推动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生产效率提升但伴生结构性失业风险,福利分配需强化数字包容政策,以缩小区域和群体间的数字鸿沟。从全球来看,他呼吁各国超越零和博弈,在AI伦理标准、数据跨境流动和网络安全等领域建立多边协作机制,共同应对技术失控风险,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顾问、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华民教授以“极化的收入分配与无序的世界”为题,从百年巨变到百年回归的全球视野出发,回顾了资本主义两次危机的发展历程,基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凯恩斯萧条经济学和和哈耶克货币经济学的不同理论分析框架,从收入不平等的独特视角分析了西方国家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他通过“钟摆原理”把西方国家解决危机的五种方案统一起来,阐述了收入分配对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靳玉英教授聚焦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重点从企业微观视角探讨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股价的影响,并就影响机制从贸易和资本流动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两种机制均发挥作用,但呈反向作用,即资本流动渠道是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股价负向影响的放大器,贸易渠道则是缓冲机制。随时间延展,前者作用强化,后者则弱化。这一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和有效应对美国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学术和政策价值。

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会长,浙江大学中国数字贸易研究院院长马述忠教授做了题为《海外仓对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的影响——兼论新型基础设施的贡献》的主旨报告,指出政府应因“业”制宜推出海外仓扶持政策,有针对性、有优先级地推广和普及海外仓模式。

广东省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黄新飞教授基于“供应商-客户”的视角,分享了供应商OFDI行为对本土客户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指出供应商OFDI主要通过“创新链”和“资金链”两个渠道推动客户创新,提出了坚持“走出去”战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数字化信息透明化供应链、切实发展供应链金融等政策建议。

主旨报告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罗长远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毕玉江教授主持。

为激励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优秀硕、博研究生,依照惯例,本届年会开设颁奖环节。经严格评审,共评选出12篇获奖论文。其中,3名同学荣获一等奖,4名同学荣获二等奖,5名同学荣获三等奖,分别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晨教授,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罗长远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科研处处长万金城研究员为他们颁发获奖证书。这一环节不仅是对获奖学子学术能力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学界对后备力量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有效营造了激励创新、奖掖后学的良好氛围。



年会设置了“中美贸易摩擦与世界经济新格局”“人工智能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高水平开放与双向直接投资”“数字金融、绿色金融与高质量发展”五个分论坛,分别由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孙立行研究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何欢浪教授,上海海关学院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院长崔志坤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副院长桑瑞聪副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金融学院副院长(挂职)韩云副教授主持,分别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赵红军教授、《财经研究》编辑部副主任邱国景教授、《世界经济文汇》编辑部李婷主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高运胜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挂职)谭娜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黄烨菁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倪中新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赵大平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常任轨彭飞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常任轨钱达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中美贸易摩擦、国际经贸规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制度型开放、数字贸易与数字金融等热点议题深入研讨,各分论坛气氛热烈非凡,点评专家们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激发了师生的深度思考,为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带来了思想的碰撞。





本届年会继续举办“论文写作与发表”专题研讨会,来自《国际贸易问题》《财经研究》《世界经济文汇》《世界经济研究》《国际商务研究》《会计与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的多位主编和编辑部主任受邀出席,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论文写作指导和建议。研讨会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术期刊中心主任陈春华研究员主持。

本届年会成果丰硕,思想碰撞激烈,凝聚广泛共识。与会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不仅深刻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挑战,更为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抢占制高点、塑造新优势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借鉴。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幕,但它所激发的思考与探索必将持续深化。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将继续发挥高端学术平台的引领作用,团结国内外学界同仁,紧扣时代脉搏,为扎实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擘画一个人工智能与人类发展共生共荣的美好未来。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将以本届年会的成功举办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学科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以及各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我国世界经济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国家和上海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